080823神秘之夜:千面英雄與Joseph Campbell

出版日期:1997年07月01日

《千面英雄》是(Joseph Campbell)坎伯從全世界各地不同民族、不同宗教的無數則流傳的神話中,悉心歸納出來的一個共同的歷險模式。這個模式存在於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,卻有著極其驚人的相似性;他的意義在於,無論我們擁有多麼不同的背景、不同的面貌,要想成為戰勝自我宿命的「英雄」,都必須歷經一段召喚→啟程→歷險→歸返的旅程。

內容簡介

〈序〉英雄歷險的當代意義與啟示 ﹣朱侃如

《千面英雄》是神話學大師喬瑟夫.坎伯的成名作。自一九四九年發行至今已達百萬冊之多,是本不折不扣的長銷書,神話學的經典作品。它深入影響好幾代學者與青年的成就,並非僥倖得來。根據坎伯的自述,三○年代經濟大恐慌時,他隱居紐約上州鄉間,博覽群籍五年之久。這段他稱為「自由自在,毫無責任牽掛」的日子,不僅為他奠定雄渾的神話學基礎,也直接促成本書的問世。

由於本書是坎伯早期學術出版的代表作,資料的詳盡與分析的深入自然不在話下,而熟悉坎伯其他著作的讀者也會發現,他日後論述神話的角度與風格在本書中已隱然成形。但另一方面,正因為本書是一本學術著作,對一般讀者而言多少會增加些許閱讀上的困難。不過個人以為,讀者如果對全書主旨與架構有初步的了解,則神話故事本身的生動有趣,自然能夠激發閱讀的興致,從而在各類故事的縱橫連繫間,體會出作者全盤架構的整體意義來。當然,這並不表 示讀者要完全同意作者的構思,畢竟神話的意義是無窮的,解讀神話的架構也不是絕對的。帶著思辨與批判的心靈閱讀本書,適可深入激盪出本書所欲探討的豐富人生內涵。相信這也是坎伯對讀者的期許。

全書環環相扣而結構嚴謹,首先確立神話主題的一元性,然後在此基礎上漸次開展英雄歷險的各個層面。在個人的層次上,坎伯以召喚→啟程→歷險→歸返為基本架構,適切填入取材自各大宗教文化傳統中的神話故事,對比之餘也有相互補充發揮之處。然而,英雄的歷險並不止於個人的層次,它同時也是宇宙的事件:就此意義而言,整個宇宙發生的循環過程,不僅是英雄歷險效法的模範,也是古今所有英雄終極歸宿之處。因此,英雄在完成身心轉化後的離世,乃是大小宇宙最終必然消解的註腳。最後,坎伯以神話與社會間的互動和今日英雄所扮演的角色作結,評析當代神話與英雄的可能發展。

坎伯認為,英堆是那些能夠了解,接受並進而克服自己命運挑戰的人。放眼各大文化與宗教傳統的文獻,英雄或以史詩般可歌可泣的事蹟留名青史,或在詭譎奇變的冒險歷程中亦莊亦諧的過關斬將,或甚至跨越人類身心的極限而臻於超凡入聖之境,種種類型的英雄事蹟可說是不絕如縷,俯拾即是。但是坎伯認為,英雄個人的命運繫乎更基礎、更廣大的宇宙生命,要成就前者,必須仰賴後者。因此,坎伯把英雄個人發展的心理層面和宇宙發生的形上層面,在理論上連繫起來,這可說是全書的精要所在。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可以說,個人對浩瀚宇宙運行之道領會的深淺,直接關係到英雄歷險的成功與否。換言之,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旅程上接受試煉的潛在英雄,要完成生命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,成就英雄的事業,便有待我們對廣大深刻的宇宙生命有所醒悟。

Joseph Campbell喬瑟夫‧坎伯於一九○四年誕生於美國紐約市。多才多藝的他不僅是學者、教授,也是編輯和作家,甚至曾是爵士樂家,擅長吹彈薩克斯風及吉他等樂器。也曾是個出色的運動選手,一九二○年代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,是世界半英哩田徑賽跑得最快的選手之一。但是真正為他奠定歷史地位並替人類社會作出不朽貢獻的角色,卻是他熱愛奉獻一生的神話學研究。

幼年時代的坎伯就已經開始對美國印地安人的傳說與神話,產生濃厚的興趣。他當時經常流連紐約各大博物館,並直覺的認為了解這些神話乃是通往人類心靈奧秘最直接的道路。

Leave a comment